2025年11月5日至7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七届百名乘务长培训研讨班。本届研讨班以“立足小客舱,服务大世界——安全筑基开放路,服务赋能新发展”为主题,吸引来自内地、港澳航空公司及民航院校近120名学员参与。培训通过专家授课、案例研讨、实地参访及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强化乘务长理论水平、管理能力与实战技能,为推动客舱安全建设与服务品质提升注入新动力,为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图:第七届百名乘务长培训研讨班合影
中国航协党委委员、秘书长孙静,中国航协航安委主任刘清贵,及中国航协运输业务部总经理、客舱乘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宗凌出席开班仪式。
中国航协秘书长孙静在开班致辞中表示,客舱是守护安全的“生命防线”,承载着社会民众对民航的信任与期待。乘务长作为客舱的“领航人”,其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决定着客舱安全的“底线”,服务温度直接关系到旅客出行体验,彰显着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当前民航业正处于从恢复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乘务长需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安全的坚定守护者、服务的践行者、行业精神的忠实传承者。
培训期间,多位业内权威专家进行授课。课程设置紧扣前沿与实务,为学员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中国航协航安委刘清贵主任围绕“强作风、知敬畏、守规章、保安全”主题,结合近年来民航安全的典型案例与数据,阐述了优良安全作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详细解读了安全作风建设“严、细、实”的核心维度、关键要求及实践指向,强化乘务长岗位的安全属性。
图:中国航协航安委主任刘清贵授课
职业培训师李虹结合其多年飞行与客舱管理的丰富经验,将实践案例与理论思考深度融合。课程从心智模式提升与突发事件处置两个维度,系统阐述了客舱领导力的核心内涵,为乘务长们拓宽了管理视野,同时通过生动的案例讨论与小组互动,为广大学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能力提升路径与危机应对方案。
图:职业培训师李虹授课
东航领导力中心潘丹丹讲师从系统推进服务能力提升出发,讲述了“关键时刻(MOT)”在卓越服务中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帮助乘务长们精准识别全流程服务中的关键时刻,并通过运用MOT模型设计打造卓越服务。
图:东航领导力中心潘丹丹讲师授课
中国民航局公安局党委委员、空警总队副总队长张宇宁在授课中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航空安保法治化建设已迈入全新阶段,智慧化与精细化治理效能实现显著提升。同时,他围绕“筑牢空中安全防线”的专题,系统解读了空防安全领域的新规政策,深入剖析了“机闹”事件处置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提升风险预警能力与精准处置水平,使参会乘务长深刻认识到构筑空中安全防线、强化安全管理能力的必要性,以及民航主管部门在此方面所采取的关键举措。
图:中国民航局公安局党委委员、空警总队副总队长张宇宁授课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顾问李小梅(机场协会原秘书长、首都机场原党委书记)以“机场服务与机上服务的协同共赢”为题授课。她结合多个创新实践案例,深刻阐释了对行业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的思考,并系统阐述了以“共生为基础、共建为关键、共治建机制、共享为路径、共赢为目标”的协同发展路径。
图:中国民用机场协会顾问李小梅授课
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民航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高扬介绍了新时代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与发展现状,深度讲解了民航乘务员职业技能等级晋升标准与要求,为乘务长们的职业技能成长与进阶指引道路。
图: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民航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高扬授课
除理论学习外,现场教学环节也让参训学员收获满满。大家走进民航“三中心”参观交流,近距离感受民航科技发展成果,深刻认识到“协同配合”,“科技赋能”在客舱安全与服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
图:全体学员赴民航“三中心”参观学习
培训期间,分组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学员们围绕乘务长如何在复杂航班场景中发挥核心作用、客舱安全与服务协同提升路径等议题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在最后一天的交流汇报环节,学员代表就本次培训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汇报和分享。
图:与会人员按小组热烈讨论话题
此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主讲人与学员互动积极,不仅为乘务长们充电赋能,更搭建了行业交流合作的桥梁,为推动客舱安全水平提升、服务品质升级,助力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学员们普遍表示此次培训理论站位高、实践体验强,将带着此次学习成果回到工作岗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客舱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