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正式批准并发布团体标准《民用航空化学品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标准针对民用航空器及部件维护过程中专用化学品的管理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统一要求,对于增强库区安全以及减少处置不当带来的危害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提升了民用航空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标志着我国航空运输业在航化品管理方面迈出了标准化、体系化的重要一步。
航化品作为航空器制造、运营及维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专用化学品,在相关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航化品种类繁杂、特性多样,其分类、储存、运输及报废等操作环节在业内长期缺乏统一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效率瓶颈。
为提升国内民航运输业的航化品管理水平,《规范》由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并牵头编制,联合中国民航大学、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等民用航空运输企业、飞机维修企业及民航院校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充分研讨,最终形成通识类意见并通过专家审查,经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办公会批准后发布。《规范》充分凝聚了行业智慧,为保障国内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安全经营、提升运营效率、推动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规范》通过标签标准化、检验系统化、仓储数字化三大核心突破,系统性解决了航化品管理长期存在的安全风险、资源浪费、追溯效率等难点痛点。其价值不仅在于技术条款的创新,更在于推动行业从“粗放经验型”向“精细标准化”转型,将对国内民航运输业的航化品管理产生较深远影响:
一、运营效率全面提升
标准化管理能显著提升航化品管理效率,降低人工及库存成本,提高飞机运行保障效率。
二、绿色发展创新实践
航化品使用或管理不当会造成一定的环境和人体危害性,通过运输、回收及报废环节的标准化处理,能显著降低行业污染,促进绿色发展,加速构建航化品循环经济体系。
三、奠定国际化标准转型基础
《规范》的出台,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实现了管理标准的创新突破,为未来的国际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范》的发布只是起点,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将携手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大学、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等编制单位,持续推动《规范》的宣贯工作,诚邀全行业伙伴并肩前行,以航化品标准化管理为引擎,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建设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